n132415

共产党员陈斌在即将被敌人处决时,突然在人群中认出三个熟悉的同志,立马大喊:“家里

共产党员陈斌在即将被敌人处决时,突然在人群中认出三个熟悉的同志,立马大喊:“家里有狗,快回家!”

在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,甘肃庆阳仍在国民党控制下,街头巷尾布满便衣特务,任何可疑行为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。

庆阳集市上,货郎陈斌挑着针线担穿梭在人群中,他刚发现三个刚越狱的同志混在买菜的人群里,而集市西头已经出现了便衣队的身影。

陈斌经过三人身边时,突然扯着嗓子喊道,家里有狗,快回家!这句看似普通的吆喝,实际是地下党约定的紧急撤离信号,三人立即转身消失在小巷深处。

几分钟后,四个挎枪便衣冲进集市开始搜查,他们踢翻菜摊,盘问路人,很快走到陈斌摊前,陈斌佝偻着腰整理针线,当便衣踢翻他的货担时,几枚铜针散落在地。

陈斌指着城隍庙方向说,刚才看见几个生面孔往那边跑了,便衣们匆忙追赶,陈斌则不慌不忙收拾散落的货物,这套应对方式,他已经用过十多次。

陈斌的货郎担有特殊设计,扁担两头被掏空,可以藏文件,针线筐底部有夹层,能塞进情报,最巧妙的是针线包,密信可以卷成细条塞在里面,检查时只要掀开盖子让人挑针线即可。

国民党在庆阳实行戒严,城门口设置三道检查,陈斌把一份重要军事地图藏在针线包里,大摇大摆通过哨卡,守兵翻遍了货担,却没想到秘密就在最不起眼的地方。

这份地图后来帮助游击队摸清了敌军布防,成功端掉一个军火库,那次行动缴获步枪200多支,子弹万余发,极大改善了装备条件。

陈斌还发明了一套“晾衣信号”系统,他与分散在各个院落的联络员约定,蓝布衫代表安全通行,白床单表示有危险,花被面则是需要紧急接应。

这套信号在庆阳运行了一年多,敌人加强搜捕,许多地下党员急需转移,陈斌通过晾衣信号指挥了三次大规模撤离,护送几十多名同志安全脱险。

陈斌最擅长在赶集时传递情报,每逢农历三、六、九集市日,他就挑着货担在固定路线巡回,遇到接头对象,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完成信息交换,外人根本看不出异常。

有次执行任务,陈斌发现往常的接头地点被监视,他灵机一动,改在卖灶糖的摊位前接头,一边让联络员品尝糖块,一边把情报塞进糖纸里。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普通的买卖交易。

庆阳镇上的老人回忆,那些年经常看见陈货郎蹲在街角观察,他在暗中记录着集市的人流规律,哪个时段换岗,哪些摊位容易被搜,连各家晾衣服的习惯都了如指掌。

陈斌随身携带一个破旧的小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情况,这本看似普通的账本,实际记录了庆阳敌军的活动规律,成为游击队珍贵的情报来源。

国民党在庆阳抓捕了20多名地下党员,白色恐怖达到顶峰,陈斌的身份一度暴露,不得不更换活动区域,他改装成卖烧饼的小贩,在另一个镇子重新建立联络网。

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,陈斌也没有停止工作,他利用送货上门的机会,为被关押同志的家属传递消息,让他们及时转移财物和证据,这种人道主义救助,在当时极其珍贵。

庆阳解放后,陈斌上交了保存多年的情报资料,敌军各部队的番号、装备情况、驻扎地点,甚至连军官的生活习惯都有记录。